2018年銀行業校園招聘和人才發展趨勢出現了不一樣的變化。
2017年中國銀行業總體發展趨勢,利潤穩中向好,增速下降。我們從圖1中可以看出,2017年中國銀行業的凈利潤增速比較平穩,出略有下降,國有大行凈利潤同比增長4.1%,較中期下降了0.4個百分點,主要是中國銀行凈利潤下降比較多;另外,股份制銀行凈利潤降幅較大;城商行、農商行凈利潤增速較中期的高位水平仍有提升,達到了9.5%以上。國有大行、少數股份制銀行、多數城商行凈利潤增速較上半年平穩或提升。除中國銀行外,國有大行凈利潤增速平穩或好于中期水平。上市銀行營收由負轉正,國有銀行改善顯著,農商行合計營收高位略降。
2018年中國銀行業總體經營發展趨勢,于2017年基本一致。截止到2018年6月30號,五大國有銀行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平均在5%左右,農業銀行增長最高達到6.7%,中國銀行增長僅達到4.5%,增速放緩??傮w上,發展相對比較平穩,2018年上半年國有銀行凈息差依舊增長,工行增長幅度最快達到10.06%,交通銀行繼續呈現負增長,增速為-1.10%。
2019年加息預期越來越強烈。首先,在近一年的時間內美聯儲連續四次加息,為了抑制資本的外流,保持經濟平穩發展,中國人民銀行連續四次降準,降準的空間有限。美國經濟增長比較強勁,四季度預計還將有一次加息,2018年為了對沖美聯儲的連續加息,中國人名銀行有可能在四季度也會加息。降準和加息將有利于中國銀行業的經營狀況改善,但是受貿易戰和美國加息的影響,也有可能惡化實體企業的經營環境,從而導致整體的經濟收縮。進一步影響整體經濟的平穩運行,導致銀行業的系統性風險。
中國銀行業資產規模增速已經放緩,對人才的需求由量轉變為質。
2003年銀行業的資產規模增長速度為14.2%,2009年最快增速達到25.9%。但是,2011年增度已經逐步減緩,資產總規模每年大概增加20萬億人民幣。中國銀行業資產規模經歷過十幾年的高速增長,到2017年已經達到252萬億的宏大規模,但是自2010年起,增長速度已經放緩,保持在10%左右的平穩增長態勢。
銀行業從業人員經過十多年的高速增長,人員規?;痉€定。到2017年底,銀行業從業人員已經增長到380萬,處于歷史的高位,2016年16家上市銀行僅新增1247人,為歷年最低。2012年為人員增長的最高峰,此后逐年下降。根據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五家國有銀行在境內銀行機構員工全部減少,其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減員都在8000人以上,中國銀行僅內地商業金融機構員工減少96人,交通銀行境內銀行機構從業人員減少了1259人,五大行減少的員工數量約為3萬人。
隨著智慧銀行、無人銀行的快速發展,導致銀行員工學歷知識結構在不斷優化。中專及以下學歷的員工在逐年減少,從12%減少到7%;專科學歷的員工也在不斷減少,從原來的33%減少到目前的27%;本科學歷的員工從49%增長到57%;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員工,從6%增長到9%。中國銀行業員工的學歷水平在不斷提升,從中專、大專為員工主體逐步轉變為以本科生、研究生為主體的知識型員工。智慧銀行、AI技術等科技手段在銀行業開始廣泛應用,無人銀行、智慧銀行成為發展趨勢,減少了對一線柜員和一線營銷人員的需求,對技術開發人員、維護人員、產品開發人員的需求快速增加,對管理人員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員工的知識結構、綜合素質在不斷提升,軟件中心、信息中心的人員越來越多,作用也越來越大。中國銀行軟件中心的從業人員從2012年的2300人增長到現在的3600人,增幅達到50%,顯示了,技術型員工在銀行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大多數銀行機構員工結構呈現“啞鈴型”。從1997年開始的金融機構改革,導致五大國有銀行在十年間招聘的員工數量銳減,造成了年齡結構的失衡。31歲到40歲之間的員工偏少,形成了比較明顯的人才斷層,人才結構呈“啞鈴”狀,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在人員結構上均處于類似的狀態。銀行業優化人才結構成為當務之急,培養青年人才成為銀行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議題。我們可以看見,
中國建設銀行2017年的人員結構,31歲到40歲之間的員工僅占23.73%,40歲以上的員工占51%,中國農業銀行的年齡結構更加失衡,31歲到40歲之間的員工僅占15.6%,而40歲以上的員工占比達到54%。
2018年銀行業人才發展有三個特點。首先,國際銀行業裁員潮來了,國際銀行業持續裁員;第二個特點是,招聘難了,簡歷投遞量減少,拒簽率在不斷增加;第三個特點是,流動快了,離職員工多了。
一、國際銀行業裁員潮來了
2018年中國整體經濟形勢相對不好,各行各業都在減少招聘,甚至一些企業在裁員,而國際銀行業在這幾年一直在裁員。我們可以看見從匯豐銀行到摩根大通,從2016年到現在都在不斷的裁員。
二、校園招聘難了
從目前來看,簡歷投遞量減少了。某個股份制銀行今年計劃招聘1000人,目前來看校園招聘的簡歷投遞量僅4000多份,比2017年減少了50%。前程無憂2018年組織的某商業銀行校園招聘筆試到場率近60%,比2017年跌了近20%。某國有大行上海分行拒簽率達到40%,(當然也有該銀行職位定位不夠清晰,導致學生拒簽。)2017年北京銀行業招聘的北京生源僅達到60%左右,比2007年低了8%,本地生源減少了,而解決戶口的難度增加了。新入職的90后員工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增加企業的用工成本,新員工不滿意率也在增加。
90后在2018年校園招聘中成了絕對的主力軍,90后的特點將決定企業未來的人才發展趨勢。首先,近2到3年校園招聘錄用人才,兩年內離職率未上升的占35%,離職率上升的占65%;其次,近2到3年校園招聘錄用的員工中,如果有一年之內就離職的員工,這些員工離職的六個主要原因分別是:1、和預期工作環境有差異,2、個人生活原因,3、薪酬原因,4、不能勝任工作,5、出國或者繼續深造,6、人際關系緊張。
三、人員流動快了
員工流動的主要方向包括幾個方面:首先,約30%去了同業的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其次,是去了其他的金融企業,包括券商、金融公司、保險公司的比例大概是20%;第三,還有30%的人員,去讀研(碩士或者博士)、出國、考公務員;第四,15%左右去了其他類型的企業;第五,還有5%左右時的離職員工開始自己創業或者暫時不就業。
中國銀行業協會研究部對會員單位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從2013年到2017年參與調查的33家金融機構,2013年離職人員是6.98萬,2014年離職的人也是7.29萬人,2015年18.38萬人,2016年19.63萬人,2017年是12.21萬人人才流出,呈現加速的態勢,但是相對于中國銀行業380萬的從業人員而言,離職率并不算高。
調查顯示,應屆生第一份工作的在職時間顯著縮短,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了4年才會換;80后是3年半;90后為19個月;95后僅僅七個月就選擇了辭職。第一份工作在職時間大大縮短,人才的流動速度在不斷加速。
上海樸覓鑫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金融地產細分領域的專業人力資源公司,專業與精準是我們不變的追求。樸覓鑫立足于獵頭、培訓、咨詢、定制四大主營業務。扎根行業,幾經發展,我們擁有著非常穩定的客戶群和良好的口碑。